本片上映時距離柏林墻倒塌只有一年,東歐劇變正在進行,如此題材未免有“和平演變”的味道,果然全片讓我最著眼的地方在于拼貼式嵌入以現(xiàn)實影像還原“布拉格之春”的片段,以及蘇聯(lián)鎮(zhèn)壓之前捷克的西化程度也通過酒吧爭斗的一幕表現(xiàn)出來。但相比于原著將人性思考、社會內(nèi)涵揭示等寓于哲理思辨,本片著重刻畫的兩性關(guān)系及以此延伸至個人命運在特定歷史與政治語境下的表現(xiàn),未免少了些原作的精髓。 P:象征性解放、愛與自由的嬉皮士薩賓娜去了美國,以及插入《hey jude》《that'll be the day》都是我喜歡的歌曲。
一朵花兒:210.46.145.118
如果把那些展現(xiàn)頹廢、墮落的電影比喻成毒品的話,普通帶點兒臟話的電影相當于是大麻,而有一些濫交場景的則是搖頭丸,而本片就是老帶勁的海洛因了。導演通過大量的大廣角鏡頭形成扭曲效果,配上濃重的蘇格蘭口音的密集話癆般臺詞,輔以Iggy Pop為代表的朋克風格lofi美學的配樂,借助男主三次戒毒的過程,形成了特有的非常強烈的空虛、癲狂、致幻的影像表達,充分展現(xiàn)了英國底層年輕人的流氓百態(tài)。而作為觀眾不敢不會也不應該吸毒的我們正可以透過導演高明的視聽語言感受到因毒品而產(chǎn)生各種神奇幻覺,以及想要戒毒而不得不面對的極為痛苦的戒斷反應,算是借電影來過把癮吧。首尾呼應的鏡頭和臺詞也表達了從空虛到墮落再到掙扎以及最后走出頹廢的人生態(tài)度吧,無論如何,也得Looking ahead to the day you die.